为了消除皇帝的猜忌,苏瑶和赵辰想尽办法自证清白。
在功高震主的阴影笼罩下,苏瑶和赵辰深知,若不能及时消除皇帝的疑虑,不仅他们自身难保,就连家族和追随他们的人都可能遭受灭顶之灾。因此,他们日夜苦思,绞尽脑汁地寻找着能够证明自已忠心不二的方法。
苏瑶跪在殿前,言辞恳切地向皇帝解释。
“陛下,臣妾与赵辰对陛下的忠心天地可鉴。我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为的是陛下的江山社稷,为的是百姓的安居乐业,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私心杂念。”苏瑶的声音带着些许颤抖,眼眶泛红,额头紧紧贴着冰冷的地面。
皇帝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地看着下方跪着的苏瑶,心中的猜忌并未因为她的这番话而有丝毫减少。
“哼,说得好听。你们如今的威望甚至超过了朕,让朕如何能安心?”皇帝冷冷地说道。
苏瑶心中一紧,但还是强忍着恐惧,继续说道:“陛下,威望不过是虚名,臣妾和赵辰绝无半点觊觎皇位之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辅佐陛下,让国家繁荣昌盛。”
皇帝沉默不语,只是用那充满怀疑的目光注视着苏瑶。
苏瑶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陛下,臣妾愿意将家族的产业全部上交国库,以表忠心。赵辰也决定辞去军中的重要职务,从此不再过问军事。”
听到这里,皇帝的神色稍有缓和,但依然没有表态。
苏瑶见皇帝没有立刻拒绝,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她继续说道:“陛下,臣妾和赵辰愿意接受陛下的任何调查和考验,只求陛下能相信我们的忠心。”
此时,朝堂上的大臣们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大臣为苏瑶和赵辰求情,说他们确实是忠心耿耿的功臣;而有的大臣则趁机落井下石,说苏瑶和赵辰是在惺惺作态。
皇帝皱了皱眉头,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安静。
“苏瑶,你先起来吧。”皇帝的语气稍微温和了一些。
苏瑶谢恩后,缓缓起身,但依然低着头,不敢直视皇帝。
回到家中,苏瑶和赵辰并没有因为皇帝的态度有所缓和而放松警惕。他们知道,这只是第一步,要真正消除皇帝的猜忌,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赵辰决定亲自去拜访一些皇帝信任的大臣,希望他们能在皇帝面前为自已和苏瑶美言几句。他带着厚礼,一家一家地拜访,诚恳地向那些大臣说明情况,请求他们的帮助。
而苏瑶则在府中整理家族的账目和产业清单,准备尽快上交国库。她还写信给各地的亲友,让他们约束自已的行为,不要给皇帝留下任何把柄。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开始在民间散布谣言,说苏瑶和赵辰意图谋反。这些谣言很快就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让皇帝刚刚有所缓和的态度又变得强硬起来。
苏瑶和赵辰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他们明白,这是有人故意陷害,想要置他们于死地。
“辰哥,我们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苏瑶焦急地说道。
赵辰沉思片刻,说道:“我们必须找到散布谣言的幕后黑手,揭露他们的阴谋。”
于是,他们开始暗中调查谣言的来源。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发现,这一切都是那位与他们素有嫌隙的大臣在背后操纵。
苏瑶和赵辰决定将收集到的证据呈给皇帝。他们再次来到殿前,赵辰将证据一一呈上,并说道:“陛下,这些都是有人故意陷害我们的证据,请陛下明察。”
皇帝仔细查看了证据,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没想到,自已竟然被那位大臣所蒙蔽。
“你们起来吧。”皇帝说道,“是朕错怪了你们。”
苏瑶和赵辰连忙谢恩。
“不过,朕还是要观察一段时间,才能完全相信你们的忠心。”皇帝补充道。
虽然皇帝还没有完全消除猜忌,但苏瑶和赵辰知道,这已经是一个好的开始。他们相信,只要自已继续努力,终有一天能够彻底消除皇帝的疑虑,重新获得皇帝的信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苏瑶和赵辰更加谨小慎微,尽心尽力地为皇帝办事。他们不仅在政务上出谋划策,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还在皇帝遇到困难时,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终于,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皇帝的猜忌彻底消除了。他对苏瑶和赵辰的忠心不再有任何怀疑,重新给予了他们信任和重用。
苏瑶和赵辰也终于松了一口气,他们知道,这场自证清白的艰难历程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从此,他们可以继续为国家和人民效力,实现自已的抱负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