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九十五号院附近,还是在自已房子的旁边王建国轻手轻脚的进了四合院,看了看没引起别人的注意,就进了屋子,在沙发上抽了根烟,然后就上床睡觉了。
到了早上王建国被外面嘈杂的声音吵醒了,晃了晃脑袋王建国就起床去洗漱了,可能是今天起的比较晚,王建国没有看到秦淮茹的身影。
洗漱好后就回家收拾了一下,就准备去上班了,路过供销社的时候发现自已的烟不多了,就进去买了几包,然后走了十分钟就到了厂门口,然后发了两根烟给门口的保卫员然后照例跟他们聊起了厂了的八卦。
等到了时间差不多,王建国就朝着采购科走去,刚好曹科长也到了,然后王建国就去找曹科长,看见曹科长在那看报纸。
王建国就从包里拿出两盒水果罐头递了过去,曹科长看见王建国如此懂事,不由直夸王建国是好同志,聊了一会儿曹科长就领着王建国出门去认识认识工作流程了。
由于采购三科是对接厂里的小食堂和做招待餐的,所以上班时间不固定,只要你能弄来稀罕货就行。曹科长带着王建国来到后勤处,因为三科可能想要下乡,这年头乡下又不怎么安全,这不上个月还有采购员在乡下被抢了,人都没回来。
“老曹,你可好久没来我这里了,”一个戴着眼镜,有点发福的中年男子说道。“给你介绍一下,这是王建国同志,我们采购科新来的小同志,人很不错的,老刘啊你要多多照顾一下。”
王建国也是个机灵的,听到曹科长这话,从兜里掏出烟来,分别给两人点上,毕竟以后开介绍信,和拿装备还要靠人家呢。闲聊了一会,曹科长就带着王建国回了采购科。
曹科长领着王建国来到一个三十多岁的壮汉面前,指着王建国说道“二牛啊,这是王建国,你没事多带带他。”然后曹科长就背着手嘴里哼着京城小调就回了自已的办公室。
“二牛哥,以后多多关照,”说完王建国就递过去一根烟,然后与二牛交谈起来,得知二牛姓李,在乡下有亲戚所以进了采购三科,现在还没到大饥荒的时候,所以乡下的物资还是挺丰富的,所以他的小日子还是挺好的。
经过曹科长和李二牛的介绍,王建国对于自已的工作有了清晰的认识。说白了就凭自已空间里的东西,采购科的采购要求那都不是事,想着自已也好久没有回小王村,王建国就想着借着采购物资的名头回村去看看。
王建国来到后勤处找了一个小姑娘开了条子和介绍信,就来到后面的仓库,递了根烟给看门的大爷,又把条子给了大爷,然后就顺利领到了一把毛瑟手枪还有二十发子弹。然后又回去采购科批了一辆自行车,就骑着自行车出了轧钢厂。
跑空了几个供销社王建国买了一千斤棒子面和一百斤白面,还有各式各样的糖果,不是王建国不想给村民白面,而是给了他们也会去换成棒子面的。
把棒子面都放在空间里面,两袋白面就挂在自行车两边就一路往小王村骑去,大概两个小时后就来到了小王村,王建国就被两个民兵模样的人拦着了,他们两个都还拿着枪。
王建国把包裹放下,瞅着上前了的两个人有点熟悉,不由得试探到“铁柱,狗蛋。”两个人都有些莫名其妙,他们印象中不认识眼前的这个人啊。
“我是你们建国哥啊,”王建国笑道,王建国小时候虽然父母都不在了,但因为小王村是以宗族形式存在的,村里有二百多户,有一千来号人,家家都沾亲带故的,所以没什么龌龊的事。再加上王建国性格坚强,胆子也很大,所以在村子里也一霸,村子里面的小孩子也都服他。
“你是建国哥,”二蛋有些不敢相信的说道,铁柱就在一旁傻憨憨的笑着,王建国上去就朝他脑袋上呼了一下,“对味了,对味了,建国哥,你不打我我还认不出你呢。”二蛋这家伙打小就有点小机灵,铁柱就是个铁憨憨,这可能也是大牛叔安排他们两个来当民兵的原因吧。
见他们都认出了自已后,王建国开口说道“二蛋,大牛叔在家吗?”“在的,在的,”二蛋连忙回答道,“那你去村子里找几个人,来搬点东西。”看见二蛋跑远的身影,王建国就领着铁柱,来到了离村口一百多米远的地方。
在刚才王建国就在这里把一千斤棒子面还有两头大肥猪都放在这里了。“大牛叔,大牛叔,建国哥回来了,”二蛋这一嗓子下来,大队部呼呼啦啦出来了十几号人,一个脸上黢黑,身体精壮的中年汉子走上前问道“在哪呢,建国在哪呢,”“在村口呢,”“那你瞎咋呼,在我们一起去看看。”
王建国的爷爷跟王大牛的父亲是兄弟,所以在王建国的父母都牺牲后,王大牛还是挺照顾王建国的,一群人走了十分钟就看铁柱在那里招手,然后一群呼呼啦啦把一千斤棒子面和两头大肥猪就搬回村子里面,连自行车上面的两袋白面也一起搬了回去。
王建国推着自行车跟在他们后面,一路跟着到了大牛叔家,到了大牛叔家后,“行了,你们几个小兔崽子都先散了吧。”大牛叔在村子里面的威望还是挺高的,做事也公平,村子里的人也服他。
走到大牛叔家的院子里,也不进去他家里面了,因为院子里有一棵大树,外面比里面可凉快的多,大牛叔招呼着两个儿子把吃饭的桌子抬出来,又叫小女儿拿了一个暖水壶和茶具。
看着桌子旁边的二牛叔还有另外两个叔叔,王建国先递了一圈烟,不过几个叔叔都夹在耳朵上都没抽,王建国看着这样子从包里拿出一箱经济烟拆开每人发了两条。
王建国这一手可把他们震惊的不行,在王建国的一番解释和忽悠下他们才接受了这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