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对着王建国挤挤眼,“建国,你这可是带了个小新人来让我照顾,是不是有啥特殊情况啊?”
王建国笑了笑,无奈地摇摇头说:“柱子哥,你就别瞎猜了,于丽是正儿八经来工作的。”
王建国顺手从一旁的架子上递过去两个餐盘,傻柱接过来,眼睛亮晶晶地对着王建国问道:“建国,你们两个要吃什么?”那眼神里似乎带着一丝期待,又有几分想要展示自已厨艺成果的急切。
王建国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语气轻松且带着信任地说道:“柱子哥,你看看要什么,给我们上点就行。”他深知傻柱在食堂掌勺多年,对于菜品的搭配和份量的拿捏自有一套心得,所以毫不犹豫地将选择权交给了对方。
傻柱一听这话,脸上的笑容瞬间绽放得更加灿烂,犹如一朵盛开的向日葵。他兴奋地大声说道:“今天的红烧肉烧得特别入味,那肉啊,肥瘦相间,在锅里焖得软糯可口,咬上一口,肉香四溢,连汤汁都浓郁得能让人多吃两碗饭。
还有那清炒时蔬也新鲜得很,都是今早上刚从菜地里摘回来的,嫩生生的,吃起来清爽可口,正好中和红烧肉的油腻。我给你们多盛点。”
说着,便手脚麻利地拿起餐盘,挥舞着手中的大勺子,精准地将一块块色泽红亮的红烧肉盛进餐盘,那红烧肉颤巍巍地堆成了小山丘,随后又迅速地给时蔬也满满地装上,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显然是对自已的厨艺和打菜功夫极为自信。
王建国与于丽在食堂的角落寻得一处空位坐下,周围是熙熙攘攘的工友,餐盘的碰撞声与谈笑声交织一片。于丽轻轻咬了一口红烧肉,脸上顿时露出满足的神情:“建国哥,这红烧肉真好吃,柱子哥手艺太棒了。”
王建国咽下口中食物,微笑着点头:“是呀,傻柱的厨艺在厂里那可是有口皆碑的。以后你要是工作累了,来食堂吃顿好的,心情都会变好。”
两人不紧不慢地吃着,享受这片刻的闲适。待吃完饭,王建国带着于丽起身将餐盘放到回收处。
走出食堂,阳光洒在身上,王建国转头对于丽说:“于丽,对厂里的食堂印象还不错吧?这也是咱厂的一个小福利。”
于丽深吸一口新鲜空气,应道:“建国哥,比我想象中好太多了。我原本还担心在厂里吃饭会很将就,没想到有这么美味的饭菜。而且大家看起来都很亲切,氛围很好。”
两人缓缓步出食堂,午后的阳光倾洒在厂区的道路上,泛起一片金黄。王建国带着于丽沿着蜿蜒的水泥路徐徐前行,一边走一边耐心地给她介绍着路过的各个区域,从存放原材料的仓库到正在忙碌运转的生产车间,于丽专注地聆听着,不时提出几个好奇的小问题,王建国都一一细致解答。
待将厂区的主要地方逛得差不多后,王建国看了看手表,时针悄然指向了某个刻度,他知道是时候去找牛爷处理一些事务了。于是,他停下脚步,转头对于丽温和地说道:“于丽,你今天先熟悉熟悉这里的环境和工作流程,我还有点事情需要去处理一下。”
于丽乖巧地点了点头,目光静静地追随着王建国渐渐远去的背影。她心里暗自思忖着,这个王建国身上仿佛有着一种独特的神秘气质,他对自已的照顾和耐心讲解让她满心感激,又对他和自已妹妹于海棠似乎有着某种特殊联系而感到好奇不已。
她默默想着,等于海棠回家的时候,要跟她好好聊聊王建国。
王建国沿着那有些熟悉又带着陌生感的小巷,凭借着脑海中模糊的记忆缓缓寻来,不多时,便来到了牛爷的院子前。他刚抬起手,还未及敲门,那扇略显厚重的大门就“吱呀”一声从里面打开了。
牛爷站在门口,微微眯着眼,目光在王建国身上打量了一圈。待看清是王建国后,顿时脸上绽开了灿烂的笑容,大声笑道:“建国,你来的真及时啊!你是掐着点来的吧?我正打算出门去办点事儿呢,你再晚点,我可就不在家咯。”说罢,侧身热情地将王建国让进院里,“快进来,咱爷俩好好唠唠。”
王建国伸出手打断牛爷的话头,“牛爷,先不忙,我今天是专门来找你问问院子的事情。”
牛爷脸上原本洋溢着的热情笑容瞬间一收,神色变得有些严肃起来,微微皱了皱眉,问道:“这么急吗?”那眼神仿佛在探究王建国如此着急背后是否有着什么特殊缘由。
王建国脸上挂着笑,连忙解释道:“这不是想早点定下来嘛,夜长梦多,我怕别有什么变故,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可就不好了。”
牛爷听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你说的也是,这事儿确实宜早不宜迟。院子我已经找好了,要不我带你过去瞧瞧?”
王建国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兴奋地搓了搓手,说道:“那敢情好,麻烦牛爷了。”言语间满是感激与欣喜。
牛爷洒脱地摆了摆手,然后利落地坐上了王建国的自行车后座,在后面为王建国指着路。王建国则奋力蹬着自行车,车轮在地面上飞速转动,带起一阵轻微的风声。
十几分钟后,在牛爷的指引下,他们就到了目的地。
牛爷拿出钥匙,打开了门,带着王建国进去了。
踏入这座四合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扇朱红色的厚重木门,铜制的门环在岁月的打磨下透着古朴的光泽。门楣上精致的木雕花纹,虽已有些许斑驳,却仍能看出当年的精美。
走进院内,正前方是宽敞的正房,坐北朝南,阳光毫无保留地洒落在青灰色的瓦面上,折射出柔和的光芒。正房高大轩敞,共三间屋子,中间的堂屋较为开阔,左右两间卧室对称分布。屋内的木质门窗皆是传统样式,窗棂上雕刻着寓意吉祥的图案,如蝙蝠、梅花等,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老工匠的精湛技艺。墙壁是用规整的青砖砌成,坚固而厚实,给人一种沉稳的安全感。
正房两侧有东西厢房相对而立,厢房各有两间,比正房稍矮一些,但布局紧凑合理。东厢房的外墙上爬满了郁郁葱葱的爬山虎,夏日里宛如一片绿色的屏障,为院子增添了几分清凉与生机。西厢房的门前摆放着几个古朴的陶制花盆,里面盛开着五颜六色的小花,微风拂过,花朵轻轻摇曳,散发着阵阵清香。
院子中央是一方青砖铺就的天井,历经无数人的踩踏,已变得光滑无比。天井的正中间有一个圆形的石桌,周围环绕着四个石凳,是夏日纳凉、冬日晒太阳的好去处石桌旁有一口小水井,井沿上布满了青苔,水桶就放在一旁,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从井中汲水,那清凉甘甜的井水,可用来浇灌花草、洗衣做饭,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在院子的角落,还有一个小小的耳房,用作储物间,里面堆放着一些日常的农具和杂物。靠近西厢房山墙处,搭建着一个简易的葡萄架,葡萄藤蜿蜒而上,到了季节,一串串紫莹莹的葡萄垂挂下来,宛如玛瑙般。
四合院的围墙将整个院子围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独立而私密的空间,让人在这繁华都市中,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已的宁静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