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54章 准备买电脑

在校园的时光,宛如潺潺流水,悄然无声地流淌着,不知不觉间,12 月已然来临。

天气渐渐转冷,那些怕冷的女生们纷纷穿上了暖和的毛线衣,给原本清冷的校园增添了几分冬日特有的温馨气息。

李文睿凭借着期中考试再次荣登年级第一的宝座后,名声大噪,来找他询问问题的同学犹如潮水般日益增多。

只要他稍有闲暇,便会热心地为大家答疑解惑,那认真负责的模样,活脱脱像一位专业的小老师。

课间休息时,常常能看到他的座位周围围聚着一群同学,有的拿着课本,有的拿着试卷,脸上写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李文睿总是微微弯着腰,眼神专注而又温和,一边用手指轻轻点着书本上的关键之处,一边条理清晰地讲解着,声音不疾不徐,却有着一种让人信服的魔力。

周围的同学听着他的讲解,时而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时而频频点头,眼神里满是对他的钦佩之情。

正因李文睿如此热心地帮助同学们,他在大家心中的人气和口碑极佳,同学们对他都客客气气的。

毕竟谁都盼望着日后自已学习遇到难题时,能得到他的援手,所以没人敢对他有丝毫的怠慢。

而李文睿呢,一边享受着同学们那充满崇拜的目光,一边在答疑的过程中巩固自已的知识,提升自身的技能,

还不用去写那些他认为无聊的作业,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惬意自在,脸上时常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走起路来都带着几分轻快的节奏。

刚踏入 12 月,李文睿就有了新的行动。

他精心创作的小说写到了第四十万字后,便迫不及待地将稿件快递给了杂志社,随后拨通了周昊编辑的电话。

电话那头的周昊,近两个月的日子过得颇为舒坦。

只因他推荐了李文睿的小说,杂志社的销量竟然有了一定的上涨,自已在杂志社的地位也上涨了一些,而且还收到了不少读者的来信。

其实就算李文睿不打电话过来,他也正打算主动联系李文睿呢。

当李文睿告知周昊小说已快递过去时,周昊不禁感慨道:

“哎呀,李文睿啊,你可真不简单呐!一边上学,还能抽出这么多时间写小说,太厉害了呀!”

他坐在办公桌前,身子微微后仰,脸上满是惊叹与钦佩之色,眼中闪烁着赞许的光芒,

一边说着,一边不住地点头,仿佛能透过电话看到李文睿在学业与写作之间游刃有余的模样。

李文睿听了,心里自然高兴,嘿嘿一笑后说道:

“周哥,还得谢谢你一直以来的支持呢。哦,对了,周哥,我这儿还有个事儿想拜托你帮忙呢。”

他语气里带着一丝小心翼翼,手指不自觉地绕着电话线转着圈,毕竟是有求于人嘛。

周昊赶忙热情地回应道:

“什么事情呀,你尽管说,只要我能办到的,肯定帮你办了呀!”

说着便挺直了身子,紧紧握着电话听筒,眼神里透着一股豪爽劲儿,仿佛就等着李文睿开口,好立刻应承下来。

李文睿清了清嗓子说道:

“其实也不是啥大事儿,我想给你打点钱,你帮我买个笔记本电脑呗,我们这边小县城不好买。

价格大概五千左右就行,然后帮我快递过来,你看行不行呀?”

他微微皱着眉头,眼神里透着期待又忐忑的神色,心里还挺担心周昊会拒绝他呢。

周昊笑着问道:

“就这个事儿啊,那你对电脑有啥具体要求吗?”

语气轻松,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心里想着只要要求不过分,帮这个忙倒也没啥。

李文睿连忙回答道:

“要求不高的,周哥,只要能正常写小说、办公就行啦,我就是想着用电脑写会方便很多呢。

之前写在纸上,还得麻烦你们找人一点一点打印,太折腾了,对你们也比较麻烦吧。”

他声音里带着急切,眼睛亮晶晶的,满是对使用电脑写小说的憧憬。

周昊深表赞同地点点头,爽朗地笑道:

“这样啊,确实是呢,你要是用电脑写,后面直接发我邮箱,那可就方便多了,对你对我们都好呀。

这个事儿我帮了,保证给你选个合适的电脑。”

说着还拍了拍自已的胸脯,声音洪亮有力,让人听着格外安心。

李文睿顿时喜上眉梢,赶忙感激地说道:

“那就太感谢周哥你了呀,等我以后有机会去魔都,一定请你吃饭呢!”

他脸上笑开了花,眼睛都笑得眯成了一条缝,那高兴劲儿简直溢于言表。

周昊也哈哈笑着回应:

“哈哈,可以呀,那我可就期待着你给我请客了呢。”

笑声爽朗,隔着电话都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他的愉悦。

接着李文睿又说:

“周哥,你这边给我个银行账号呗,我这就给你转钱。”

他一脸认真,手里拿着笔准备记录,眼神专注而诚恳。

周昊呢,他只是个工资不算多的小编辑,本想客气一下说不用着急转钱,

可手头确实缺钱,犹豫了一下后,还是没拒绝,略带不好意思地把卡号和银行信息告诉了李文睿。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便挂了电话。

当天李文睿就赶忙抽时间去镇上银行给周昊转账。

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员见转账的是未成年人,皱起了眉头,眼神里满是疑惑与担忧,阻拦道:

“小同学,你这未成年人怎么能转账呢,不符合规定呀,我可不能给你办这个业务哦。”

说着就要把李文睿的资料推回来。

李文睿心里一紧,不过脑子转得快,赶忙笑着解释:

“阿姨,您误会啦,这钱是我爸妈让我帮忙转的呀,他们这会儿太忙了,走不开,就让我来办了。

您看,这是他们给我写的纸条,上面交代得清清楚楚的呢。”

他边说边从兜里掏出纸条在工作人员眼前晃了晃,脸上带着乖巧又诚恳的笑容,眼睛里透着机灵劲儿。

工作人员将信将疑地接过纸条看了看,又打量了李文睿几眼,犹豫了一下后,最终还是给他办理了转账业务。

李文睿这才松了一口气,暗自庆幸自已机智地化解了这个麻烦,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脚步轻快地离开了银行。

在班级里,同学们依旧对李文睿钦佩又客气。

每次他解答完问题,大家都会投来感激的目光,真诚地说着“谢谢李文睿”,而李文睿总是笑着摆摆手,亲和地说句“不客气,有啥不懂的再来问我就行”。

他的同桌周涛,虽然看着大大咧咧的,但心里对李文睿佩服得很。

偶尔偷偷打量李文睿时,眼神里满是好奇与羡慕,暗自想着要向他多学习,有时还会不自觉地挺直腰背,仿佛受了李文睿的感染,想要变得更优秀呢。

李文睿依旧按照自已的节奏生活着,沉浸在这充实又自在的校园时光里,

满心期待着周昊帮忙买的笔记本电脑快点到来,眼中闪烁着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光芒,仿佛美好的未来正一步步朝着他走来呢。

在校园的学习生活中,李文睿的表现愈发出色,就像一颗闪耀的星星,逐渐让原本对他心存不服的孙燕彻底改变了态度,打心底里对他服气了。

起初,孙燕对李文睿的转变感到十分诧异。

那个曾经在她眼中或许并不起眼的李文睿,如今在学业上一路高歌猛进,这着实让她惊讶不已。

当孙燕第一次怀着试探的心态去找李文睿探讨问题时,李文睿只是微微挑了挑眉毛,脸上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眼神中却透着认真,语气温和地回应道:

“行啊,咱们可以一起讨论讨论。”

自此之后,孙燕开始主动找李文睿探讨问题,而李文睿秉持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理念,欣然接受。

毕竟在整个年级里,他俩都算是佼佼者,彼此的交流探讨,无疑能碰撞出知识的火花,给双方都带来诸多益处。

李文睿心里清楚,孙燕以往在中考中的成绩就很不错,如今在自已的影响下,说不定真能考入市一中,

要是那样,未来他们还可能继续做同学呢,所以他对待孙燕总是客客气气的,仅仅将她视作可以共同进步的好同学,并没有其他特殊的想法。

每当两人探讨问题时,教室里便会上演这样的场景。

孙燕常常手里拿着练习册,上面是那些让她苦思冥想却毫无头绪的难题,她微微皱着眉头,眼神中透着一丝纠结与苦恼,

犹豫之后,还是缓缓走向李文睿的座位,轻声说道:

“李文睿,这几道题我实在是没思路了,你能帮我看看吗?”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请求,脸上挂着略显尴尬的笑容,毕竟之前还曾暗暗较过劲,此刻求助难免有些难为情。

李文睿闻声抬起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爽快地伸手接过练习册,说道:

“好呀,让我看看。”

接着,他便专注地看起题目来,身子微微前倾,眼睛紧紧盯着题目,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仿佛在与题目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寻找着解题的线索。

不多时,李文睿若有所思地微微眯起眼睛,随后便开始耐心讲解。

他的声音清晰而沉稳,语速适中,一边讲解,一边用铅笔在题目旁边写写画画,详细指出关键的解题思路和步骤:

“你看啊,这道题的关键在于先找到这个隐藏的等量关系,然后再代入这个公式,这样就好解多了。”

孙燕则站在一旁,双手不自觉地绞着衣角,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李文睿的笔尖,全神贯注地听着,时而微微点头,时而瞪大了眼睛,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嘴里还会不自觉地念叨着:

“哦,原来是这样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偶尔遇到疑惑之处,她也会适时提出自已的疑问,眼神里满是好奇与求知欲,眉头微微挑起,问道:

“那这里为什么要用这个公式呢?”

李文睿便会耐心地进一步解释:

“因为这个条件和公式的适用范围是相匹配的,你看……”

他的眼神温和而坚定,继续深入剖析,直到孙燕彻底理解。

几次探讨下来,孙燕对李文睿越发钦佩,心里暗自惊叹不已。

她常常想,每次自已绞尽脑汁都搞不定的难题,李文睿总能轻松化解,

就算一时做不出来,也总能给出独特的思路,仿佛那些难题在他面前都有迹可循,就像打开了一扇扇新的知识大门。

孙燕不禁在心里暗自思忖:

“这李文睿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平时看着吊儿郎当的,不是课间看课外书,就是体育课上格外活跃,可一到关键时刻,却厉害得不行。

都说他是开窍了,难道开窍真有这么大的魔力?要是我也能这样开窍,说不定就能超越他了呢。”

想着想着,她的眼神里会闪过一丝向往,可很快又无奈地摇了摇头,毕竟这“开窍”之事太过玄妙,谁也说不清楚呀,无奈之下,她只能继续埋头努力学习了。

不过,孙燕心里还是有些不平衡的。

每当看到自已在座位上认认真真地刷题、背书,

而李文睿却时常看似无所事事,也就是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其他时候要么翻翻课外书,要么埋头构思小说情节,

又或者和同学闲聊些与学习无关的趣事,可成绩却依旧是第一名,

她就忍不住暗暗咬牙切齿,气得腮帮子都微微鼓了起来,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拳头,脸上闪过一丝恼怒的神情,低声嘟囔着:

“哼,这家伙,怎么就这么厉害呢,真是太气人了。”

李文睿其实也察觉到了孙燕心中的纠结与不甘,所以面对她时,总是多了一份客气与耐心。

有时他会笑着调侃道:

“孙燕,别气啦,咱们一起进步才是最重要的嘛。说不定以后咱们还能在市一中继续当同学呢。”

孙燕听了,往往会白他一眼,轻哼一声说:

“哼,谁要和你当同学。”

但这话语里已没了以往的尖锐,更多的是一种朋友间的嗔怪。

就这样,在这种既相互钦佩又略带较劲的微妙关系中,李文睿和孙燕在学习的道路上携手前行,

他们的互动与成长,也成为了校园里一道别样的风景线,见证着青春岁月里的努力与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