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43章 她祈愿霍珝平安,家国无恙

倭寇入侵,举国震动。

没有人能想到,最先表态抗倭的会是霍珝,被大统领评为“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格局有限,不堪大用”的霍珝。

事实上,自从他为了救出许弦声绑架大统领,军政要员、各地军阀们都对他有些轻视,也和金大帅一样,认为他难成大器。

但第一个站出来的是他。

一夕之间,风评迅速扭转,报纸上铺天盖地都是对他的赞誉,民间也视他为英雄。

霍珝无暇倾听这些夸赞,他首先要面对的是别离。

倭寇大军压境,他不惜此身,发誓与其血战到底,却不希望珍爱的人卷入战火。

他承认自己很贪心,跟挟持大统领时一样,大义、私情都想兼顾,因此,要把妻儿亲眷送去他认为最安全的地方,大洋彼岸的米利坚。

许弦声不想走,她虽是女子,也有爱国心,怎能坐视承载着几千年璀璨文明、智慧结晶的家园被倭寇破坏甚至侵占?光是想一想,都觉得简首倒反天罡,无法容忍。

所以准备把儿女托付给白大太太,她留下来与霍珝同生死共命运。

别的她不行,至少能照顾好霍珝的饮食起居,必要的时候,还能充当霍珝最后一道防线,他说过她是神枪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初学这句话的时候,她没有太多感触,此时此刻,才真切地意识到国家兴亡,与每个人休戚相关。

但霍珝不答应,“阿弦,你必须走!你在我身边,会让我分心!”

许弦声红着眼眶道,“借口!”

霍珝深吸口气,“是,这是借口!那我告诉你真正的原因,这场仗很难打,短期内结束不了!”

于他而言,血染江河、骨埋青山并不是喊口号,是真有这样的觉悟。

但凡局势稍好一些,他都不会送走家人。

许弦声:“......为什么?”

据她所知,倭寇只是小小岛国,资源匮乏人也少,华夏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难道还打不过?

霍珝表情沉重,“因为,国家积弱不振,痼疾难消,各方又不齐心。倭寇己入境,当局竟然还寄希望于国际,妄想国际力量阻止倭寇,避免事态扩大......这纯属幻想!”

西方诸国又不是青天大老爷,还能为华夏主持公道?只怕也跟倭寇怀着一样的心思,都想来分一杯羹。

他信奉一个道理,太平盛世、国家尊严是打出来的,不是妥协、退让得来的!

跟豺狼野狗,有什么道理可讲?

它们畏威不畏德、敬恶不敬善,只有打残打死,打得它们心生恐惧,才是最大的真理。

沉默片刻,霍珝接着道,“我己做好持久抗战的准备,争取在我这一代,把仗打完。但如果上天不佑,拼尽全力也打不完,就得靠下一代!阿弦,我需要你好好养育瑾行、嘉言,未来的仗,得他们来打!倭寇不灭,此战不休!我也相信,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也许他看不到那一天,但不要紧,总会有人代替他看到。

许弦声潸然泪下,“好,好,我都听你的!”

她眷恋着霍珝,霍珝也眷恋着她,然而家国存亡面前,个人的小情小爱不值一提。

数日后,霍家包的轮船从海城启航。

白家来了三十多人,大房的白大太太、白大老爷、白承玮,二房的少爷白承珏、小姐白宝茵,三房的少爷白承璧、白承琪、小姐白宝纹,还有白大太太当年救下的曹轻烟、宁小蓝及一些心腹亲信。

白三老爷也想去,但白老太爷不许,他自己也不去。

霍家作为白家的姻亲,能收留白家这么多人己经很不错了,得心里有数,不能蹬鼻子上脸。

白二老爷夫妻俩,则是自愿留下,儿女交给白大太太照管。

白承璟身为白大太太的长子,最有资格上那轮船,只是霍珝电报一发,他就顾不得再追魏玲珑,跑回来加入了霍家军,还慷慨激昂地念了句文天祥的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白大老爷吹胡子瞪眼睛,想强行绑他走,白大太太却尊重他的选择,双目含泪,骄傲地道,“我儿好志气!”

许家老两口故土难离,连省城都不愿意长住,更不愿意远渡重洋去异国他乡,坚持留在三湾子庄。

霍珝保证会派人照顾好,让许弦声放心。

许弦声也相信他说到做到,但话虽如此,以老两口的年纪,这次分开,很可能就是永别,也无可奈何,只能忍着眼泪,抱着儿女拜别二老。

这些年来,春杏与她仿佛成了家人,不愿回去找父母,跟她同去。

霍家这一边,霍大帅下令,女儿全部出洋,十五岁以下的儿子也去,十五岁以上的,可以选择出洋,也可以选择留在国内。

有儿女的姨太太们,能跟着儿女出去,没有儿女的只能留下,想离开霍家也行,他给一笔遣散费。

他本人是不去的,说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父子俩同心协力,才能天下无敌。

霍氏族人三代以内的妇孺能报名,连人带物,装了满满一船。

轮船出发时,许弦声再也忍不住,跪到窗前泪流满面,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见。

她祈愿霍珝平安,家国无恙。

——

送走家人,霍珝就忙着招兵买马,大统领不想正面开战,克扣军费,他便用自家的积蓄。

虽然他早就知道大统领和军政要员们什么德性,这时还是很失望,国难临头,他们依然热衷于争权夺利、同室操戈,像是根本不懂什么叫“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也罢,他管不得别人,先管好自己。

钱财流水一样花出去,花得霍大帅大为肉疼,连呼败家子,好在见效也快,极短的时间内就扩至三十万。

随后霍珝率军出征,浩浩荡荡开往前线。

父老乡亲们自发送了壮行酒,称霍家军为壮士、义士。

白承璟编入霍珝参谋部,枪法普通、体能一般,却有一腔豪情,喝完壮行酒摔了碗,豪迈抱拳,“请父老们放心,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倭寇终不还!”

霍珝也下车喝了酒,沉声道,“我华夏泱泱大国,岂能为倭寇践踏?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霍家军,不胜不归!”

有人喃喃叹道,“壮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