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我想说的是,在这条路上我听过太多质疑的声音,但我依旧继续深耕,用网上一个词来说,那就是头铁。”
“这是一条越走越孤独的路,在这里要感谢我的团队,让这条路越走越稳,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技术,在不断掉落的头发中被逐一攻破,有个伙伴还开玩笑,这真是令他头秃的事业。”
全场哈哈发现起来,工程师确实容易令人头秃。
这场发布会非常成功,结束的时候,很多人同陈安加了微信。
这是一款工业机器人和医用机器人的结合的康复机器人,他的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
“玄机”人形机器人不同于第二代,第二代是利用对踝关节的远端刺激,从而形成闭环神经刺激,来达到重塑中枢神经的目的。
星河仿生新推出的这一代的技术,在于能够将植入式脊髓神经假体与康复机器人无缝结合。
主要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发出精确电脉冲,再配合机器人的运动,如同发出指令,来刺激肌肉,从而产生自然而有效的肌肉训练,达到康复的目的。
脊髓损伤,这个瘫痪的杀手,这项技术的推出,给患者带来了希望。
星河仿生的出现,证明不是只有国外才能做到,我们自己也可以做到了,国内的技术正在追赶,“赶英超美”不是没有可能。
白棠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给苏唐发了信息。
【今天去现场的学生多吗?】
苏唐刚演讲完毕,陈安在台上收尾,他狂喝了半瓶水后,喉咙才终于没那么干燥。
想到今天场上涌进来的一堆学生,苏唐这才明白是白棠找来了。
【你去找的托吗?】
【哪里是!是真心想去的。】
由于今天是周五,白棠没办法到现场去支持他,她想到了在S大工作的翟理。
S市的人工智能专业也是他们学校的王牌专业,所以她试着把发布会的报名码发给了翟理。
【翟老师,快给你们学生发福利啦!】
【来自斯坦福团队的机器人产品发布会,看了绝对不亏。】
翟理看到白棠发来信息时有点惊讶,点开看到内容时更是哭笑不得。
明明是想给苏唐的发布会热场,用这样有趣的口吻,翟理不得不佩服白棠的说法,他随手转发给了人工智能专业的负责人。
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绝对感兴趣,对他们来说,确实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听完白棠的解释,苏唐有点别扭,毕竟她是用翟理的关系变相帮了他。
白棠可不知道苏唐的别扭,她继续问今天的到场情况。
“座无虚席。”
现场确实五分之一都是学生,而他们听得非常认真,只要讲到精彩之处,都会鼓掌,连带着其他人也一起鼓掌。
要不是知道陈安没有找托,他都以为是专门干氛围的人士了。
【大学生果然靠谱!】
大学生的时间比较自由,可以去听前沿的技术,听说还可以加实践分,加上现场还有好吃好喝的,很少人能够拒绝的。
【你的发布会是值得的,那些来的人肯定觉得来对了,物超所值!】
【而且大学生最会自来水了,现在有可能在网上就可以看到你演讲的视频了!】
白棠说的苏唐都有点不好意思了,没想到对他这么信任,一时有点感动又好笑。
谁家能想到让大学生来报名参加发布会的。
【可惜我最近忙,没时间过去,你的演讲肯定很精彩!】
苏唐只当她在客气,民企大会可以听到他的演讲了,到时怕是觉得无聊。
助理己经定好了包间,苏唐带着吴平教授和他们的学生前往茶楼。
“你是怎么攻破这个技术难关的?”
吴平教授真的很好奇苏唐是如何做到,他们这个年轻的团队真的潜力无限。
“在某个午睡醒来的下午,脑子突然乍现,灵感来了挡都挡不住。”
“哈哈哈,还和小时候一样调皮。”
“大家和苏博介绍下你们的专业。”
苏唐接过服务员拿过来的菜单,闻言道,“大家不用客气,叫我苏工就好了,有没有忌口的东西?”
“客随主便,他们都不挑食。”
苏唐点头,将酒楼所有的招牌都点了一遍,“你们都是第一次来S市吗?”
其中一位学生应道,“我也是S市的,还是S市中学,我高中在学校的荣誉榜上看过学长!”
“那还挺巧的,我很久没去过S中了。”
苏唐高中毕业很多年了,没想到还有学弟认识他。
“那等吃完,我带你们到西件套走一圈。”
“好啊!”
“谢谢苏工!”
西件套是S市著名的打卡点,苏唐从小在S市长大,不太能理解为什么突然爆火,吸引了很多摄像师前来打卡。
菜很快就上齐了,苏唐叫助理订的这家是一家老牌茶楼,是他从小吃到大的,己经在S市开了起码三十年。
“你们都是学什么专业的?”
一位同学刚夹了一只虾饺,听言回答道,“我是机器学习方向。”
“我是人机相互那块。”
“我也是机器学习。”
“我我我,我是视觉。”
苏唐和几位研究生交流了一番,发现他们的理论知识并不差,只是在科研实践上水平有待提高。
看着这些激情满满的学生,苏唐有了一个想法,他转头对吴平教授道。
“这边是否有校企合作的单位,我这边可以给他们提供实习岗位。”
“求之不得,他们怕是都想来。”
吴平教授看过星河仿生的研发人员,基本都是年轻人,所以他们在选择队友时,倾向于没有太多工作经验的。
“其实我更相信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只要给到一些启发式引导,有时候可以给到我很大的惊喜。”
这也是星河仿生组织结构上不同于其他公司的地方,他们更相信新一代的年轻人,所以抓住了那些刚刚崭露头角的人才,同时给到了最大的自由度。
“自由更能滋生创新。”
自由和宽松是创新的温床,有时候胡思乱想中都能飞出创新的idea。
吴平教授频频点头,“你这个想法好,只是怕不好管控。”
几个研究生恨不得毕业能入职星河,这样班上着才不会有“班味”。
可是国内又有几家公司能做到如此。
一切都需要时间。